FAQ

可视化记录帮助维修工程师快速了解故障现象

2025-08-25

来源:菱秀集团

高效的可视化记录需围绕 “聚焦核心、信息无遗漏、便于复现” 原则,通过视频、照片的精准拍摄,让维修工程师快速抓取关键故障点,具体可按以下分类执行:

一、核心:故障视频记录(最关键,需 “完整 + 聚焦”)

视频需包含 “操作触发→故障发生→故障状态” 全流程,避免片段化,重点拍摄 3 个核心维度:

  1. 系统屏幕特写(必拍,清晰无反光)

    • 报警代码(如 ALM 302)、报警提示文字完整显示(无遮挡);
    • 故障时的参数界面(如伺服参数、坐标值、跟随误差)、操作模式(AUTO/MDI/JOG)清晰可见;
    • 若有数值变化(如坐标偏移、电流跳变),可放慢操作速度,让数值变化过程被完整记录。
    • 开机 / 操作时,镜头正对屏幕,确保:
    • 示例:拍摄 “调用程序 O005→执行到第 10 段→屏幕弹出 ALM 401→主轴停止转动” 的完整屏幕变化。
  2. 运动部件动态(跟踪故障点,带声音)

    • 拍摄部件动作状态(如 “X 轴移动到 100mm 处突然卡顿,伴随‘咯噔’声”“Z 轴下降时出现抖动,导轨处有漏油”);
    • 若有异响,手机 / 相机贴近声源(保持安全距离),确保声音清晰收录(可关闭环境杂音);
    • 记录部件位置(如 “故障发生在 X 轴正方向移动、距离原点 200mm 处”)。
    • 镜头聚焦故障关联部件(如卡顿的 X 轴、异响的电机 / 丝杠),保持稳定:
  3. 操作步骤同步(便于复现,可配音)

  4.     “现在我切换到 AUTO 模式,调用程序 O003,准备执行”;
  5.     “按下启动键后,主轴正常启动,但 Y 轴移动 10 秒后就停了”;
    • 拍摄维保人员的操作动作(如按 “启动” 键、切换模式、调整手轮),同步用口语配音说明:
    • 避免仅拍部件不拍操作,防止工程师无法对应 “操作→故障” 的关联逻辑。

二、补充:关键照片记录(填补视频细节,需 “针对性”)

照片作为视频的补充,聚焦视频难以清晰呈现的静态细节,按 “故障前→故障中→故障后” 分类拍摄:

  • 故障前:设备基础信息(避免信息核对偏差)

    • 设备铭牌(拍摄型号、出厂编号、系统型号,如 “FANUC 0i-TF”);
    • 故障关联部件的铭牌(如伺服驱动器型号、电机编号,方便工程师匹配备件);
    • 接线端子 / 线路布局(若怀疑线路问题,拍摄接线处是否松动、线缆标识)。
  • 故障中:静态故障特征(定格关键状态)

    • 故障部件外观(如 “伺服电机外壳烧焦痕迹”“电路板电容鼓包”“导轨划伤处特写”);
    • 指示灯状态(如 “驱动器指示灯红闪 3 次、绿闪 1 次”“急停按钮未按下但指示灯亮”);
    • 加工件缺陷(如 “零件 X 方向尺寸偏差 0.3mm,划痕集中在右侧”,对比正常件照片更佳)。
  • 故障后:排查痕迹(避免重复工作)

    • 已检查的部件(如 “拆开的 X 轴电机接线盒,内部无松动,已重新插拔”,拍摄接线状态);
    • 参数修改记录(屏幕截图或拍摄 “修改前参数值 XXX,修改后 XXX,故障仍存在”)。

三、优化:记录时的 2 个 “高效小技巧”

  1. 标注关键信息(减少沟通成本)

    • 视频标注:在报警代码处画圈,标注 “故障时显示此代码”;在卡顿部件处标注 “此处卡顿,伴随异响”;
    • 照片标注:在电容鼓包处标注 “电容型号:1000μF/16V”;在加工件缺陷处标注 “偏差值:0.2mm”。
    • 视频 / 照片拍摄后,用手机相册编辑功能添加 “文字标注”:
  2. 按 “故障类型” 侧重拍摄(避免无效内容)

    • 若为 “报警类故障”:优先拍屏幕报警 + 操作触发步骤;
    • 若为 “运动异常(卡顿 / 抖动)”:优先拍部件动态 + 声音;
    • 若为 “精度异常”:优先拍加工件缺陷 + 坐标值变化 + 导轨 / 丝杠状态。

TAG标签:

声明: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上海菱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-lingxiu.com/wxgcfaq/show457.html 若本站的内容无意使用了贵司信息,请给我们来信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。
返回顶部